ABB 机器人中国总裁李刚:一起让AI更好的配合机
“目前这些技术在不断迭代,AI在机器人领域如何应用,如何让 AI 更好地配合机器人做一个执行场景,作为一个跨国公司来讲,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创业公司能够跟我们一起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希望看到一些好的经验和利用场景,大家一起来把 AI 这个市场做好。”早在 2013 年,作为跨国工业机器人集团的 ABB 和中国区总裁李刚就已认定,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而在李刚眼中,AI则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话题,以前 AI 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受制于计算能力以及传感器的数量。不过,现在AI已来,每个工业机器人之间未来都将能共用一个大脑彼此学习,然后把这些数据收集比较好达到更有竞争力的应用场景。
1994,ABB来到中国
机器人的历史要追溯到 1974 年,当时不仅有鲁比克研制出了第一个魔方玩具的原型,世界上第一台电驱动的工业机器人也在 ABB 横空出世。ABB 通过高度发达的工业自动化价值链可应用于电力、工业、交通与基础设施领域的各种场景,从发电端到用电端,从自然资源开采到产成品完工。
今天,ABB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全价值链机器人技术提供商,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工程、系统集成最后到达售后服务。所谓全价值是指 ABB 不仅提供底层工厂的生产线自动化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完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且全国有几百家合作伙伴在各个行业里对不同的生产工艺提供响应和优化。
1994 年,ABB 机器人宣布进入了中国市场。
“当时我加入的时候我们只有五个人,到 2017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产品销量达到了 13.8 万台,同比增幅高达 58%,占据全球总销量的 1/3。”作为同年加入这家公司的李刚,用两个最来总结这个在他看来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机器人需求的市场——一个是最大,一个是发展最快。
“属于中国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2012 年底,李刚在一个活动上和几个合作伙伴们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至今回忆起那个瞬间,眼中都激动的放光,当初彼此坚定地相信判断,今日更加坚定这样的判断。
成功基石,创新与本地化
李刚提到了 ABB 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基石——创新与本地化。
事实上, ABB 的所谓创新意味着 ABB 在针对不同的行业,开发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像近年来电子消费品行业非常火爆,而其实 ABB 多年以前就看到这个行业的潜在的机会,所以“抢跑式”地为电子消费领域开发了一些小型机器人,提供给中国市场。
“比如像码垛的搬运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背后开发来历也非常有趣,在我们去拜访客户的时候,客户说通常一条线上面需要两台机器人,你们能不能让机器人加快搬运的速度,开发出一台就可以完成同样搬运效率的生产线设备呢?然后我们就根据客户这个需求在中国研发了这样一款定制化产品,这就是说明如何根据客户的定制化可响应客户市场的这个需求。”李刚举例道。
由于 ABB 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在全球市场当中获得的很多经验都可以利用到本地化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国发展很快的是一些电子消费行业。而在这个行业的应用领域里,国外也没有很多经验可以去借鉴。所以在这些方面都需要 ABB 中国靠自己加大的投入,“ABB 机器人在中国现在有 2000 人的团队,包括 9 大应用中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李刚表示。
谈及在工业 4.0 自动化这个高端智造时代 ABB 所扮演的角色时,李刚说:“在现有的国情下面,首先我们的投资需要有效率。当我们把一半的投资费用用在提升 80% 的效率方面,可能另外一半的费用只能用来提高 10% 的效率。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让我们的生产线更智能更有效,在智能的同时要更有效,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极致。我相信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我们的研究机构和初创企业一起合作的话,可以发展出很多的应用场景,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未来人工智能,新物联网 大数据 AI
据 ABB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二季度 ABB 在不断转型和收购中实现了盈利增长:ABB 第二季度订单额增长 8%(按美元计价增长 14%),四大事业部订单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基础订单(1500 万美元以下订单)增长 9%(按美元计价增长 14%),全球三大业务区域实现全面增长。
据了解, ABB 自 2014 年起实施“新阶段”战略以来,重点关注三大领域:盈利增长、不遗余力的全面执行以及业务主导的跨部门合作。ABB 将通过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和定制化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全面实现自动化改造,并提供融合了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和行业经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向新的高度,携手打造高效互联的未来智能工厂。
不难看出,这家老牌工业巨头也在找寻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ABB 的全价值链解决方案未来也将包括更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2015-10-27VIAVI观点:自动化和分散化驱动2020年网络发展
- 2015-10-27医疗发展供需失衡,清华教授携AI+云平台助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