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建设不是阶段性任务
“金课”建设不是阶段性任务
当前,“金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但是,在围绕“金课”展开热烈讨论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让“金课”在高校里蔚然成风,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课程的常态。毕竟,认识到“金课”的重要性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金课”不断涌现、“水课”销声匿迹,是另一回事。
“金课”,一场以质量为核心的自我升华和变革
“金课”的本义指的是国家实施的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课建设”计划,即在2019—2021年期间,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金课”和“金课建设”计划的出发点,基于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之后,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高校的课程与教学需要实现一场以质量为核心的自我升华和变革。从这个角度看,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计划”,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一致的目的。
在高等教育处于精英阶段时,政府与社会、大学生及其家庭等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一种天然的认同,“象牙塔”中的课程与教学因为珍贵和稀缺,不仅必然是高质量的,也是无需评价的。但进入大众化阶段,数量的增加导致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化,不同水平与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间的课程质量表现得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受扩招和保证就业等刚性因素的影响,实施严格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淘汰不合格大学生一直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和复杂的舆论环境,同时,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这些使精英高等教育时期本不在人们视野中的课程与教学质量问题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混学分”“水课”“清考”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难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此,教育部密集出台政策强调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自2018年以来,对本科专业建设、本科教学与课程质量等主题提出了非常明晰的要求。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学科要有一流的课程,“以本为本”、回归教学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以说,“金课”建设计划及相关要求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自觉追求,是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尤其是本科教学质量要求和高校自身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合力结果。
“金课”建设,涉及从理念到实践的复杂变革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金课”不仅要求课程的高质量,还要担负起人才培养高质量的责任。提高高校课程质量,实现从“水课”向“金课”转变,涉及从理念到实践的复杂变革,需要各方协同合作,打造和谐的高校人才培养生态,才能实现政策目标。
首先,在高等教育的理念上,需要进一步树立起重视本科课程质量、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观念。其实,重视本科阶段课程与教学质量的理由是很朴素的,一方面本科阶段的学习对卓越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在课程学习上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如果培养不出优秀的本科生,那么也自然不可能有优秀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一流的科研、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大学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在高校的人才评价模式及相应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要进一步突出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地位。较长一段时间来,我国高校的人才评价重视科研,教学与课程建设等人才培养工作相对受忽视。在职称与人才评定等关系到高校教师核心利益的相关制度中,论文、课题、奖项等科研指标是硬指标。在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和学科的各种评估指标中,情况也大致相似。这种评价模式造成了我国高校人才评价的唯论文、唯帽子、唯文凭等现象,亟待改变。
最后,在“金课”建设上,要走出“象牙塔”,积极推动学术与社会、与行业、与市场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在书斋中是建不成“金课”的,各级各类高校需要结合自己的办学宗旨与定位,切实推动课程改革,与社会、行业、市场需求建立起沟通渠道,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成果,将社会需求与社会力量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保证课程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制度和课程实践上营造出和谐的生态,“金课”的建设才能持续推进。
“金课”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高校的常态
相关文章
- 2015-10-27现代化能力建设重在以人为中心
- 2015-10-27本科教育的希望在于课程建设而非学科建设